PT 下载从入门到养老篇三:NAS 存储服务器及硬盘选购

2025-06-24 22:09:47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and alternative languages.

Changelog

写于 2020 年。聊聊买 NAS 和硬盘的那些事。部分购买建议可能已经过时,请自行判断。

  • 2025-06-25:修订了 NAS 型号和硬盘选购建议。补充了硬盘代理商的售后纠纷引用。

专题文章目录

NAS 品牌选购

首先扫盲一下什么是 NAS:NAS 即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严格来说是网络附加存储服务器,通过网络提供 NFS, SMB/CIFS 和 HTTP (WebDAV/S3) 文件读写服务。但在当前语境下,咱们聊的 NAS 指的是集 BT 下载、DLNA 等流媒体服务、远程文件访问、VPN 和 Docker(你最好有)、KVM 虚拟化为一体、并且有原厂售后的小型家用服务器。严格来说就是群晖 (Synology) 和威联通 (QNAP) 这两家的产品。华硕、铁威马、Orico 家的东西不在考虑范围内。附上两张 NAS 阵营表情(转载自网络),娱乐一下。

  • 一句话简要概括 NAS 选购:有钱买群晖 (Synology),省心;没钱买威联通 (QNAP),折腾。
  • 一句话解释 NAS 价格:群晖 (Synology) 是买软件送硬件;威联通 (QNAP) 是买硬件送软件。

群晖 (Synology) 和威联通 (QNAP) 总部都位于台湾,但前者的本地化 (localization) 做的明显比后者好,无论是帮助文档、软件的 UI/UX 还是云中转隧道服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群晖在大陆的销售活动实施控价销售,在非官方促销活动时,从淘宝、天猫和京东等平台查看的售价要高于实际经销商售价的几百至几千不等。不少经销商会选择在闲鱼发布低价商品吸引客群,并引流到淘宝店。

群晖在亚马逊美国(美亚)的价格比国内低 20-30%,即使算上关税和运费也比国内目录价便宜几百上千。但需要注意的是海淘群晖无法在大陆享受保修服务,部分淘宝商家可以代为邮寄至香港保修。不得不说群晖真是 3C 电子的一朵奇葩,产品从上架到下架 (End of Sale),绝不降价(目录价)。如果想入正版白群晖,要么忍受官方直营店的高价,要么冒着一定风险去闲鱼找代理商。

威联通的研发部门位于台湾,仅生产、售前、售后服务位于上海。其产品本地化做的很差,UI/UE 设计技术和品味处于落后于当前世界 4-5 年的水平。并且,近几年来 QNAP 的操作系统 QTS 被多次发现安全漏洞,且出现了大规模的在野利用备用链接) 如 Deadbolt 和 QLocker,导致受害者的数据丢失、设备沦为挖矿工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群晖就很安全。仅 2021 年内,群晖被发现了 30 多个中、高危漏洞。铭记: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

NAS 系统安全的最佳实践

  • 避免暴露 NAS 于公网环境,并关闭一切不必要服务(包括原厂自带的)。
  • 限制系统服务,仅允许用户特定 IP 段或通过 VPN 进行访问。
  • 开启存储池快照,并通过第三方云服务的对象存储或者本地离线硬盘进行冷备份
  • 配置防火墙策略,并关闭 UPnP 等服务。
  • 不要下载第三方构建的 App。

NAS 型号选购

首先是硬盘插槽 (Bay) 数量

  • 单盘位:别买
  • 2-6 盘位:正常人的选择
  • >= 8 盘位:土豪、不差钱的企业用户

其次是 CPU 架构

  • x86_64 (AMD64):常规的 Intel J/N 系列低功耗处理器和高端的 Xeon D 和 Ryzen 系列。
  • arm32/arm64:一般仅低端家用型号和纯粹作为文件存储(iSCSI/NFS)使用的 rackmount NAS 使用。

不建议购买群晖和威联通的机架式 (Rack Mount) NAS:

  • 出货量很小,单价极高,兼容性差(光模块、硬盘和网卡),性价比极低;有这预算不如弄台华为 RH2288H 插满硬盘。
  • 硬件故障只能返厂 RMA 或者闲鱼找野生师傅进行芯片级手术。
  • 群晖 FS/RS/XS 系列只允许使用兼容性列表(白名单)中的硬盘。

NAS 硬盘选购

最重要的一点往往被大家忽略:搭建家庭 NAS 最大的支出是硬盘而非 NAS 本身。截止至 2025 年,全新店保或国行联保的 >= 8TB 机械盘仍然位于 100~120/TB 的价格区间,机械硬盘的每 TB 单价并没有随着单盘容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Chia 矿盘(例如 HC550 16T)价格位于 60/TB 左右,比较合理。对于 TS-464C 这样的 4 HDD + 2 SSD 的 NAS,比较理想的方案是将 2x SSD 组 RAID 1 用于系统盘和重要数据,4x 矿盘直接作为 Thin Volume 存储池用作 PT 下载和 Plex。

希捷酷狼 (Seagate Ironwolf) 和西部数据红盘 (WD Red) 都属于高价格、高利润的垃圾,切勿购买。奸商们为了利润会各种坑蒙拐骗劝你购买这两种 NAS 专用盘。

Backblaze 是一家云存储服务商,每季度会发布其自有数据中心的硬盘故障统计。由于其使用的硬盘数量和种类都足够大,对于 NAS 用户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2021 年的 Backblaze 硬盘故障率报告已经发布,如下图所示。可以说在大容量 HDD 的品质上,希捷 (Seagate) 惨不忍睹。日立(HGST)已经被西部数据 (Western Digital, WD) 收购了,而 WD Ultrastar 系列数据中心企业盘似乎全部出自原 HGST 产线,品控相当不错

个人推荐购买 WD Ultrastar 和希捷银河 (Seagate Exos) 这两个系列的硬盘,国行经销商(非京东、淘宝官方店)的购买价格约为 110-130 元/TB。目前自用的多块 HC320 8T (HUS728T8TALE6L4) 运行两年来未出现过任何问题。考虑到 Backblaze 的数据,咱还是别买希捷了吧。

新浪微博上有极个别“摄影博主”以高于市场价数百元的价格出售“绝对好价”的硬盘和NAS。在此提醒各位:不要相信“好心”博主的报价。

(仅列举,非推荐)几家圈内知名代理商的淘宝店。这几家店价格基本一致,哪家售后好买哪家就行。

目前全新国行 HC320 8TB 价格约为 950 元;二手矿盘 HC550 16T 价格约为 900 元。

IO 性能

  • 威联通的 QTS 系统安装于第一块插入 NAS 的硬盘(不是指插槽编号),因此可以先插入 SSD 以将 QTS 系统安装在固态硬盘上,提高系统性能。
  • 群晖 DSM 会在每块硬盘上建立一个系统分区以存储启动镜像,因此除非全部硬盘均为 SSD,无法实现系统从固态盘上启动。

群晖的 DSM 和威联通的 QTS 均提供了 SSD 加速(又名为 SSD Cache、SSD 快取),将一块或多块 SSD 作为缓存盘组为 RAID 1(读或读写缓存)或 RAID 0(读缓存),加快其他机械硬盘的读写。从安全和厂家的技术实力的角度来看,切勿开启“读写缓存”。一旦 SSD 读写缓存损坏,将导致所开启了写入缓存的机械硬盘数据丢失(无法读取),且无法恢复。

用户体验

Web UI

  • 正如前文所说的,QNAP 的本地化做的比群晖差,QTS 的 Web UI 观感也不如 DSM。我很早给研发提议过将 QTS 桌面主题化,允许用户自定义 CSS,发挥用户社群的作用。然而他们并没有听取这个建议。如今 QTS 5.0 的 Web UI 仍然不如 DSM 6 好看。
  • 威联通的 QuMagie 相比 QPhotos 有所改进,逐步接近 Google Photos 的使用体验。但其仍然处于迭代开发中,存在一些小 bug。Video Station 等应用就难以使用了,跟 Plex 相差甚远。

移动端

  • QNAP iOS 端 QFile 和 QuMagie 的 UI 风格已经扁平化很多,但用户体验上仍然很烂。群晖也没好到哪里去,看看 Play Store 的评分就知道了。
  • 两家厂商的移动端 Apps 都明显欠缺 UI/UE 设计师的参与,某些菜单的设计违反用户直觉。初始化和配置比较麻烦。Synology Drive 和 QFile 相比 OneDrive 和 Google Drive 的移动端真是差远了,无论是性能还是交互,真是烂得离谱。至于 Accessibility?不存在的。
  • 扩展阅读:现在这个阶段,威联通的移动端软件比群晖的如何?

桌面端

笔者过去仅使用过 QSync on Windows (以替代 OneDrive),稳定性比较烂。其调试日志甚至无法处理中文字符,中文路径和文件名均显示为 ?,可见开发流程十分粗糙。

应用生态

  • 威联通 QTS 现在有第三方应用商店 Qnapclub Store,资源相当丰富,更新也很及时。HBS3 近日加入了腾讯云对象存储 (COS) 和百度云网盘的支持,总算弥补了缺少百度云的不足。
  • QTS 的应用生态和 DSM 相差不大,都由拉跨但持续更新的官方 App 和随缘更新但足够丰富的第三方软件源组成。
  • Docker 生态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软件源的不足,几乎所有服务都可以在 Docker Registry 找到对应的镜像。

你真的需要一台成品 NAS 吗?

购买成品 NAS 是一个从满足道失望的过程:刚开箱时满心欢喜,一切都很新鲜;用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平淡无奇,甚至怀念起 OneDrive 的简单省心;等到后期遇到各种 Bug 和反人类的 UI/UE 设计,只能靠不停地提交 ticket 和售后拉扯。

如果你有一定技术能力,搭建一台运行 VMware ESXi/PVE 的服务器是最理想的。当然,群晖和威联通卖的就是成套解决方案,对于不那么折腾、不那么挑剔的一般家庭用户(非设计师、非程序员)来说,成品 NAS 产品最适合不过了。

列举一些常见 NAS 场景的替代品:

  • 一般备份: OneDrive/iCloud
  • 长期备份: Wasabi/Backblaze
  • 分区备份: rclone/btrfs-send
  • PT 下载: qBittorrent
  • 文件同步: OwnCloud/NextCloud/rsync
  • 文件读写: Samba/nfs-kernel-server
  • 远程访问: ZeroTier/Tailscale/WireGuard
  • 虚拟化: ESXi/Docker/Proxmox 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