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行安卓手机使用 Google Wallet 进行 NFC 支付指北
2023-02-15 09:46:17

2022 年,国行 MIUI 能否支持 Google Wallet [^0] 吗?如何使用 Google Wallet 进行线下支付?本篇文章将给你答案。

国行手机 Google 服务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特供版安卓系统有别于 Android,进行了彻底的本地化改造,如 Google 框架被阉割、FCM (Firebase Cloud Messaging)[^1] 服务被限制。网上也有很多误导性的言论,鼓吹一加 (OnePlus) 或者刷 root。

目前已知华为 P30 Pro 后续机型和小米的非旗舰机型不再适配 Google 服务。而中兴的天机 (Axon) 系列和小米数字、小米 MIX 系列对 Google 服务都有着良好的支持。

FCM 推送服务 (mtalk.google.com) 在中国大陆处于堪用状态,其域名 DNS 解析并没有被污染,但解析到的服务器位于台湾 Google Cloud,而中国大陆的国际互联网链路质量很差,以至于大部分国产手机厂商选择禁用或限制 FCM 服务来节约电量。

经过亲身实践,在 MIUI 上唯一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下列 adb 命令禁用 MIUI 的电源管理功能 [^2]。

1
2
adb shell pm disable-user com.miui.powerkeeper
adb shell pm disable-user com.xiaomi.powerchecker

Google Pay / Google Wallet

经过实践,建行 Visa 双标卡、Visa 单标卡和中行 Master 单标卡均可以绑定至 Google Pay 用于 Play Store 购物或服务订购。

但是:Google Wallet 在中国大陆区域没有合作银行,所以无法将中国大陆银行发行的信用卡添加至 Google Wallet 以使用非接触式付款 (基于 NFC 的 Contactless Payment)。

幸运的是,海外高街银行、网络银行发行的储蓄卡和信用卡是可以绑定到 Google Wallet 并用于 NFC 付款的,例如 Starling,Curve,Chase 和 Revolut 等。所以国行 Android 在海外是可以使用 Google Wallet NFC 支付的,无需进行 root 等操作。

这里以 MIUI 13 为例,列出开启 Google Wallet 非接触式支付的必要条件。

  • 设置 - 账号与同步 页面,开启 Google 基础服务
  • 设置 - 连接与共享 - 默认钱包 页面,设置为 使用 HCE 钱包
  • 设置 - 连接与共享 - 非接触付款 页面,将 默认付款应用 设置为 Google Pay
  • NFC 开关已经开启。
  • 已经添加银行卡至 Google Wallet。
  • 已经设置了某种手机锁定方式,如密码锁定或图案锁定。
  • 手机没有经过 root,并经过 Google 服务认证。

完成上述设定后,国行 Android 用户即可像高贵的 Apple 用户一样,在海外使用手机调用 Visa/Master 信用卡付款了。近期的使用体验中,Google Wallet 在 POS 机和自助结账机上表现良好,与实体银行卡支付体验一致。

Apple Pay(中国)使用 Visa/Master

Apple Pay 不支持绑定中国大陆发行的非银联卡。
以银联 Visa 卡或其他银联与其他支付网络合作的双标卡信息绑定 Apple Pay,最终绑定到您的设备上的设备卡片将为 62 开头的银联单标卡。

https://discussionschinese.apple.com/thread/253247136

不幸的是,Apple Pay(中国)只能绑定国内银行卡的银联通道。不过,可以使用 Curve 来解决这个问题。Curve 是一家第三方结算机构,发行 Master 借记卡。用户需要将自己的 Visa/Master 储蓄卡或信用卡绑定在 Curve 上,直接使用 Curve 卡片进行消费。此时只需要将 Curve 卡片添加至 Apple Pay,即可在线下使用 NFC 支付。

参考

[^0]: Google Pay 现在已经更名为 Google Wallet。
[^1]: FCM 的前身是 Google Cloud Messaging (GCM),已经在 2018 年弃用。早期有关 Android 推送服务的文章会使用 GCM。
[^2]: 为广告而生,从使用到干掉大陆版 MIUI
[^3]: https://discussionschinese.apple.com/thread/253247136

Prev
2023-02-15 09:46:17
Next